灯塔及其他
我出生在丘陵起伏,清泉淙淙的山区中,却长大在平野无际,波涛哗哗的马六甲海峡边岸。
沿着家门前那支小河边的小径走,只要十五分锺的时间,就可以抵达沙砾皑白,微波漾滚,海风吹拂的海峡了。
说起来该是相当令人羡慕的。从山区搬到海峡附近时,正是我开始懂事的时候;第一次去到海边,毋亲口中的海的抽象印象即刻具体化了,一时真是惊喜的傻了,过了一阵子,才醒转似的,和小同伴们在沙滩上奔跑,叫喊。
在来到海边之前,时常聆听到从海峡传来的呼啸,也在这时领受和体会到。
和小同伴们从沙滩上玩到曲根浮凸的红树林下,再从那儿跳到海螺布满的沙滩,然後滚进沙滩那旁的带咸味的烂泥里,我不时要立定环视。
遗憾的是,这回忘了看看邻舍口中常说起的灯塔,以及没有机会看到掠过海峡的巨轮。
那座灯塔不单只在我幼小的心坎里占了一个位置,也在更多人的心眼中显得重要。因为那儿有一堆若隐若现的巨石,是轮船的尅星;那儿附近是一架大陆棚,生来是渔人丰收的好所在。邻近捕鱼人儿把它称为‘红灯’,不时向我说了又说,说得我梦寐里也会竚立在‘红灯’脚下。
巨轮的所以会令我向往,还是一个小同伴把她爸爸出海捕鱼时带回来的巨型灯泡转送给我而引起的。那灯泡足有椰箩那般大;小同伴告诉我说那是轮船丢弃的。
在我想像中,灯泡有那么大,拥有它的轮船该是何等的巨大了;风雨天里,从家中听到巨轮发出的隐地的‘鸣呜’响声,也助长了我想像中巨轮的壮大形象。
从‘红灯’那儿间接得到了个大灯泡,我向往着巨轮,但更深切的期望着想像得很神奇的灯塔在我前头闪烁。
我便约定小同伴,一同央求她爸爸带我们去看‘红灯’。那时,她爸爸还很年轻,虽然有了她这个稍解人事的女儿,还有另外两个小豆豆,他还有着未曾消失殆尽的孩子气,给我们拉拉扯扯的,终於答应了。
“现在是大白天,‘红灯’没什么好看的;我们又站得远远的,根本看不到!”他接着说。
“今晚出海,就带我们去吧!”我嚷道。
“不行,不行,我们一出海就是一整夜都呆在船上,小孩子去不得!”
我不由得大失所望,用殷切的眼光看看他国字形的黑险。
他笑了笑说:“等海上浮小虾的时候,我们要连夜在‘红灯’对面的沙滩上整理小虾,做虾糕,那时,就带你们去。”
“还久吗?”小同伴也急切了起来。
“不久啦,就在十月尾!”
由於在幼稚的观念里,对於月份并不十分明确,就整天缠着大人问几月啦,是月头还是月尾啦。
十月尾终於在殷勤的盼望下到来了,海面浮小虾的讯息也传开来了。
有一天午後,我终於和小同伴坐上了她爸爸那艘弥漫腥味的渔船,沿着家门前的小河蜿蜓而下;夹岸的是热带沼泽特有的杂树,叫也叫不出名堂。感觉和步行是完全不同的。
船只慢慢地摇荡起来。原来我们已经出了河口,转进海峡里了。船沿着峡岸浅水地域而行;我双手紧抓着船边,看看右面水连天那边,‘虾笼’一座座的像随着滚滚的波浪高高低低、上上下下的浮荡着;再看看左面的岸上,在一片雪白沙滩的那际,是一片绿色的树林,就像一道翠绿青葱的天然屏障,矗立在海和陆之间。
不久,灯塔就出现在眼帘了;等到我们登岸时,它已然遥遥在望了。
从岸上望过去,那座在我胸中激荡已久的灯塔,显得有些老态龙钟,斑斑驳驳,颤巍巍的耸立在海面上,发出的光芒并不惊人。但是我错了,因为,当夜幕撤下来时,整个世界都陷入朦朦胧胧当中,那道道的光芒,冲破了层层雾霭,射将过来,我心胸中油然升起抑制不下的暖流。
夜阑,在星空下,我和小同伴捲着麻袋,无拘无书,相拥酣睡在腥臭四溢的渔棚内。第一次看到灯塔,给我留下铭心的记忆,当夜和小同伴共眠,也给我往後喜欢追思的刹那。
因为,当我们小学毕业後,她就辍了学,我则继续到城里读中学;在这段时光里,我成日浸淫在多彩多姿的生活中。有时在家里,看到她过来玩时,只觉得地长得和以前不同了。到了高中二那年,忽然从母亲口中知道她快将嫁人了,我的心突兀的震了一下,她才只有十七岁,怎么急着要婆家了……
第一回去看灯塔那天黄昏,我也看到掠‘红灯’而过的轮船,同时欣赏到了太阳落下水平线的奇景,这也是我往後回忆里的收获。
在我中学的几年里,灯塔是比较常见的,因为麻坡河口及河口外的五屿岛,都各有一座灯塔,是故,是那么的亲近与熟稔!此外,站在渡头一带,一年里总有几个月可以观赏到绮丽斑斑的日落。
中学毕业以后,‘心中的灯塔’骤然失去,在混淆的人海里飘来逸去;几年来,内心憧憬的是‘灯塔’的指引。我只要‘心中的灯塔’,并不太急於去想及‘心中的太阳’。
而今,在山中央驻脚,‘心中的灯塔’隐隐约约然,却没有机会面向着灯塔,虽然自己一再强调来到群山中就如回到生身的山区,不会忆及培养我长大的海峡边岸,可是,灯塔以及关於灯塔的一切的一切,却难免映现脑际……
沿着家门前那支小河边的小径走,只要十五分锺的时间,就可以抵达沙砾皑白,微波漾滚,海风吹拂的海峡了。
说起来该是相当令人羡慕的。从山区搬到海峡附近时,正是我开始懂事的时候;第一次去到海边,毋亲口中的海的抽象印象即刻具体化了,一时真是惊喜的傻了,过了一阵子,才醒转似的,和小同伴们在沙滩上奔跑,叫喊。
在来到海边之前,时常聆听到从海峡传来的呼啸,也在这时领受和体会到。
和小同伴们从沙滩上玩到曲根浮凸的红树林下,再从那儿跳到海螺布满的沙滩,然後滚进沙滩那旁的带咸味的烂泥里,我不时要立定环视。
遗憾的是,这回忘了看看邻舍口中常说起的灯塔,以及没有机会看到掠过海峡的巨轮。
那座灯塔不单只在我幼小的心坎里占了一个位置,也在更多人的心眼中显得重要。因为那儿有一堆若隐若现的巨石,是轮船的尅星;那儿附近是一架大陆棚,生来是渔人丰收的好所在。邻近捕鱼人儿把它称为‘红灯’,不时向我说了又说,说得我梦寐里也会竚立在‘红灯’脚下。
巨轮的所以会令我向往,还是一个小同伴把她爸爸出海捕鱼时带回来的巨型灯泡转送给我而引起的。那灯泡足有椰箩那般大;小同伴告诉我说那是轮船丢弃的。
在我想像中,灯泡有那么大,拥有它的轮船该是何等的巨大了;风雨天里,从家中听到巨轮发出的隐地的‘鸣呜’响声,也助长了我想像中巨轮的壮大形象。
从‘红灯’那儿间接得到了个大灯泡,我向往着巨轮,但更深切的期望着想像得很神奇的灯塔在我前头闪烁。
我便约定小同伴,一同央求她爸爸带我们去看‘红灯’。那时,她爸爸还很年轻,虽然有了她这个稍解人事的女儿,还有另外两个小豆豆,他还有着未曾消失殆尽的孩子气,给我们拉拉扯扯的,终於答应了。
“现在是大白天,‘红灯’没什么好看的;我们又站得远远的,根本看不到!”他接着说。
“今晚出海,就带我们去吧!”我嚷道。
“不行,不行,我们一出海就是一整夜都呆在船上,小孩子去不得!”
我不由得大失所望,用殷切的眼光看看他国字形的黑险。
他笑了笑说:“等海上浮小虾的时候,我们要连夜在‘红灯’对面的沙滩上整理小虾,做虾糕,那时,就带你们去。”
“还久吗?”小同伴也急切了起来。
“不久啦,就在十月尾!”
由於在幼稚的观念里,对於月份并不十分明确,就整天缠着大人问几月啦,是月头还是月尾啦。
十月尾终於在殷勤的盼望下到来了,海面浮小虾的讯息也传开来了。
有一天午後,我终於和小同伴坐上了她爸爸那艘弥漫腥味的渔船,沿着家门前的小河蜿蜓而下;夹岸的是热带沼泽特有的杂树,叫也叫不出名堂。感觉和步行是完全不同的。
船只慢慢地摇荡起来。原来我们已经出了河口,转进海峡里了。船沿着峡岸浅水地域而行;我双手紧抓着船边,看看右面水连天那边,‘虾笼’一座座的像随着滚滚的波浪高高低低、上上下下的浮荡着;再看看左面的岸上,在一片雪白沙滩的那际,是一片绿色的树林,就像一道翠绿青葱的天然屏障,矗立在海和陆之间。
不久,灯塔就出现在眼帘了;等到我们登岸时,它已然遥遥在望了。
从岸上望过去,那座在我胸中激荡已久的灯塔,显得有些老态龙钟,斑斑驳驳,颤巍巍的耸立在海面上,发出的光芒并不惊人。但是我错了,因为,当夜幕撤下来时,整个世界都陷入朦朦胧胧当中,那道道的光芒,冲破了层层雾霭,射将过来,我心胸中油然升起抑制不下的暖流。
夜阑,在星空下,我和小同伴捲着麻袋,无拘无书,相拥酣睡在腥臭四溢的渔棚内。第一次看到灯塔,给我留下铭心的记忆,当夜和小同伴共眠,也给我往後喜欢追思的刹那。
因为,当我们小学毕业後,她就辍了学,我则继续到城里读中学;在这段时光里,我成日浸淫在多彩多姿的生活中。有时在家里,看到她过来玩时,只觉得地长得和以前不同了。到了高中二那年,忽然从母亲口中知道她快将嫁人了,我的心突兀的震了一下,她才只有十七岁,怎么急着要婆家了……
第一回去看灯塔那天黄昏,我也看到掠‘红灯’而过的轮船,同时欣赏到了太阳落下水平线的奇景,这也是我往後回忆里的收获。
在我中学的几年里,灯塔是比较常见的,因为麻坡河口及河口外的五屿岛,都各有一座灯塔,是故,是那么的亲近与熟稔!此外,站在渡头一带,一年里总有几个月可以观赏到绮丽斑斑的日落。
中学毕业以后,‘心中的灯塔’骤然失去,在混淆的人海里飘来逸去;几年来,内心憧憬的是‘灯塔’的指引。我只要‘心中的灯塔’,并不太急於去想及‘心中的太阳’。
而今,在山中央驻脚,‘心中的灯塔’隐隐约约然,却没有机会面向着灯塔,虽然自己一再强调来到群山中就如回到生身的山区,不会忆及培养我长大的海峡边岸,可是,灯塔以及关於灯塔的一切的一切,却难免映现脑际……